第332章 张良计与过墙梯(2 / 3)

汉家功业 官笙 2253 字 1个月前

曹仁,曹洪等人相互对视,曹操都猜不到,他们就更猜不到了。

“父亲!”

突然间,曹昂大步进来,见都是自己人,没有顾忌,上前道:“我刚刚联络了皇城府的人,他们说,朝廷那边传出风声,以孙策击退吕布有功为由,准备由他袭承乌程侯,并且考虑有孙策之叔父孙静为豫州牧。”

曹操一怔,这个消息,让他十分困惑。

孙策袭承乌程侯倒是没有大碍,可那孙静一无名望二无功劳,怎么会让他担任豫州牧?

曹操心里疑惑不解,道:“我记得,朝廷好像有意限制州牧?”

大汉朝廷的‘军政分离’,不止是要分割地方官的兵权,而且对于州牧、刺史,也有意暂且不再新任,而是朝廷直辖郡,以集权推行‘新政’。

曹昂见大帐有些安静,连忙又道:“皇城府的人还说,朝廷有意再遣他人出京,力讨董卓。”

曹操猛的抬头,面露恍然的道:“这应该是原因了。”

曹仁道:“将军,且不管袁绍的图谋,明日攻城,我们当如何?”

袁绍是朝廷钦命的后将军,讨董主帅,他要是命令曹操攻城,曹操没有理由反对,也不能抗命不从。

曹操倒是不担心这件事,反而道:“我们的粮草还能撑多久?”

“不到半个月。”曹洪道。

曹操的粮草,除了朝廷给予的一小部分外,全靠‘自筹’,四万大军的粮草,能够筹集半个月,已经是极其不易。

曹操眉头皱了皱,面露沉色。

半个月的粮草,他必须要在半个月内攻破瓶壶关,只有这样才能有粮草补充,否则只能求助于袁绍,这比与董卓血拼还要危险!

思索良久,曹操抬起头,自语般的道:“你们说,能不能找刘表借一些粮草?”

瓶壶关这里,可以说离洛阳与荆州差不多远近,但朝廷那边是不能指望,也就想想没有参战的刘表了。

夏侯惇直接摇头,道:“将军,刘表此人拒不参与讨董,其心已明,怕是不会借给我们。”

曹操心里也明白,暗感头疼,神色从容自如,道:“明日攻城,做做样子,想要攻破瓶壶关,还得另想他策。”

‘奉孝要是在就好了。’这个时候,曹操开始想念郭嘉了。

“将军想到了什么好计策?”

突然间,大帐外,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,接着,一身锦衣的郭嘉,拎着酒壶,笑呵呵的走进来。

曹操见状大喜,直接起身,冲过来,打量着郭嘉的气色,见他面色红润,没有几日前的苍白虚弱,还拎着酒壶,彻底放下心,道:“奉孝,你有办法?”

其他人也投来希冀的目光,在曹操的幕府中,郭嘉的地位,无人可比。

郭嘉喝了口酒,笑眯眯的道:“也不是没办法,不过要花费点时间。”

曹操闻言心中大定,直接道:“半个月?”

郭嘉作细数状,道:“如果有皇城府的帮忙,或许用不了那么久。”

曹操一把拉过郭嘉,道:“我与奉孝亲自去见皇城府的军侯。”

郭嘉没有抗拒,与曹操一同出账,道:“将军,想好了明日如何应对?”

曹操不在意,道:“先拖着,奉孝与我先说说计策。”

郭嘉喝了口酒,慢悠悠的走在曹操边上,与他低语。

曹仁,夏侯惇等人一众人跟出来,只见曹操连连点头,根本听不到他们说什么。

夏侯惇在曹操的幕府,在武将中,算是隐形的第一人,见状道:“诸位,暂且整兵,命人听候军令。”

众人应命,除了乐进等少部分人,其他都与曹操或多或少的血缘,出自曹、夏侯两族,加上追随多年,对曹操十分信服。

曹操等来了郭嘉,袁绍也没闲着。

自从各路诸侯抵达,袁绍做的最多的事情,就是‘统合’,统一兵权、合一粮草。

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从,或明或暗的对抗,不肯交出兵马以及粮草。

袁绍软硬兼施,还是没能彻底降服。

大帐之内,袁绍与许攸,张导,沮授三人正在商议。

许攸因为屡建大功,备受袁绍信任,也颇为自得,坐在袁绍左下首,冷笑道:“将军,他们要是还不从,就让他们跟随曹操一起攻城!”

这明显是让那些人去送死了。

除去曹操、刘备等少数之外,其他人,多则三五千,少则一两百,真要是去攻城,只要半天就能折损大半,到时候,只能祈求袁绍‘收留’了。

袁绍摇头,道:“他们合兵数万,对我有大用,不可就此浪费。”

大汉朝的南北分界线,大致可以用司隶来作为界限,北方人口稠密,土地肥沃,经济发达,是大汉朝根基所在。

而南方,则地广人稀,多烟多瘴,人口稀薄,加上连年战乱,青壮不是北方可比,是以,数万现成的兵马,令袁绍十分眼馋,不到万不得已,还是想收入麾下。

张导道:“将军,那就杀鸡儆猴,明天让他们看看曹操是如何损兵折将的,我等再加以言语劝说,不信他们不就范。”

沮授忽然道:“将军,我觉得,那刘玄德与孙策,未必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