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4章 刘备与曹操的相似处(2 / 3)

汉家功业 官笙 2289 字 1个月前

么好处给你,为什么不忠心跟随后将军,荣华富贵,唾手可得!”

田丰冷哼一声,目光淡漠道:“许军师,有些话莫要说的太早,当心被秋后算账。”

许攸见田丰软硬不吃,神色有些不好看的坐了回去,心里发狠:终有一天,要你们知道我许攸的厉害!

不多久,袁绍,曹操相继醉倒,两人都被抬进了袁绍的卧房。

夏侯惇忙前忙后,回到他的营帐后,便再也不出来。

这令盯梢的许攸,颇感意外。

“曹阿瞒真的没有其他算计?”许攸神情古怪,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根本不信曹操会完全被袁绍左右。

而袁绍的卧房内,曹操鼾声如雷,一夜到天亮。

待等曹操被接走,袁绍仔细检查摆放明处、暗处的书信,神情疑色不定,自语道:“曹操真的没有二心?”

……

而这时,刘备已经抵达梁国,与黄忠、蒯良交谈良久,近两万大军休整半天,便继续向颍川郡进发。

“蒯良,大才也!”

马背上的刘备,想着蒯良与他的话,忍不住的感慨道。

这样的大才,却不能为他所用,刘备心里万分失落。

关羽,张飞对这些置若罔闻,他们这位兄长,时不时就发出这种感慨,可惜拉拢了那么多人,顶用的没多少,多是滥竽充数,骗吃骗喝之辈。

刘备感叹一句,便带着大军继续前进。

到了颍川才得知曹操已经占了汝南,而本人前往了袁绍的大营。

刘备马不停蹄,赶到了汝南,与郭嘉汇合。

郭嘉原本对刘备不太在意,可几番交谈下来,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。

这时,两人正在巡视军队,一边走一边闲聊。

郭嘉酒不离手,与刘备微笑着道:“刘使君,可有讨董之策?”

刘备一脸诚恳之色,道:“来时匆匆,未及细想。不过,董卓多行不义,为世家所唾弃,我们当行仁义之师,号召天下,自是无不景从,灭董之日不远。”

郭嘉眉头暗动,道:“刘使君所言有理。”

他这不是附和,说的是真心话。

乱世之中,往往行霸道才能成事,‘仁义’二字恍若是笑话,可若是笃定直行,辅之以王道大义,同样大业可期!

‘这刘备,与之前的将军倒是颇为相似……’

郭嘉敏锐的察觉到了刘备与曹操在很多特质上一样,喝了口酒,叹道:“使君,扬威将军入了后将军大营,多日没有消息,不知安危如何,我等忧心忡忡。”

刘备却从容一笑,道:“郭军师若是不安,备愿一往。”

郭嘉面露一丝惊色,道:“刘使君要去袁绍的大营?万万不可!你袁绍是虎狼之辈,万不可轻涉!”

刘备笑容更多,道:“郭军师多虑了,后将军乃是陛下圣旨诏命,他是奉旨而来。召见扬威将军,是使命所须,岂会有加害之意?今日我便亲自前往后将军大营,旦有消息,第一时间回与郭军师。”

“多谢刘使君。”郭嘉不动声色的喝了酒,心中略有压抑感。

这刘备,以‘仁义’著称,且又不缺胆魄,这样的人,固然会有时运不济,但他日风云斗转,岂有不成事之理?

郭嘉在观察刘备,刘备何尝没有在分析着郭嘉。

早有传言,曹操的几次大胜,全赖眼前的郭嘉谋划,对于无比渴求智谋之士的刘备来说,恨不得将眼前的郭嘉绑走!

刘备故作的叹息一声,道:“备自兴师讨贼以来,胜少败多,羞愧不已。此番幸得陛下不弃,朝廷推举,这才率兵而来,以期诛贼,上慰圣心,下安黎民。”

郭嘉听出了刘备话里的意思,稍作沉思,道:“将军,以下官之见,灭董在于快,要打董卓一个措手不及,不可久拖,一旦入冬,便又是一年。对耗下去,于朝廷,于使君,于扬威将军,将极为不利。”

刘备连忙抬起手,满脸请教的道:“还请郭军师赐教。”

郭嘉见刘备毫无一州之牧的架子,姿态放低到这种程度,越发暗自凝神。

这刘备,要么突然败亡,要么必成大器!

‘就是不知,此人与将军将来是敌是友?’

郭嘉心里思索着,嘴上道:“刘使君,以我浅见,当分兵三路,加上兖州黄中郎将,四面合围,速攻强攻,不出一月,董卓必亡!”

刘备略一思索,道:“只怕人心不齐,难以奏效?”

郭嘉见刘备反应这么快,倒也不意外,道:“确实如此。最重要的便是袁绍的态度,此人真心灭董,定能成事。倘若存有二心,后果难料。”

刘备默默一阵,长叹一声,道:“后将军拖延已久,想必真的有了其他心思。”

郭嘉握着酒壶,有些意外的打量着刘备。

他不知道刘备这有些出格的感慨是出自真心,还是故意表演给他看的。

不多久后,刘备带着关羽,张飞二人离开曹操大营,直奔袁绍大营。

“哎,大才,非我所有,扬威将军何之幸也!”

刘备再次发出了感叹,招揽蒯良失败,而郭嘉根本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,令刘备心生羡慕又倍感挫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