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七章停留一天(求订阅求月票)(2 / 3)

一天的房,这才出门。

先是去了县城最大的布庄,本来想着这布庄这么大,应该可以买到棉花被子,到了布庄才知道,棉花是有,现成的棉被是没有的,要自己买了布和棉花回去做才行。

要说做棉被倾妍还真会,她见过奶奶和姥姥她们做过,还帮过忙,就是把棉花平整的絮在一块长方形的布上,然后上面再盖上一块布把四边包上边,中间走针走的多一些就行了,多走几趟线棉花就不会乱跑。

并不像后世买的那种现成的棉胎,外面包着一层棉线,直接套被罩就行了。

手工做的一般都是用一片一片棉花絮出来的,洗的时候要拆,时间长了要重新弹。

不过,问了棉花的价格之后,倾妍就放弃了,好嘛!竟然要二两银子一斤!

就是春秋用的棉被也要五六斤,冬天的棉被最起码要八斤以上才行,不然的话根本压不住风,不暖和。

十几两银子做一条棉被还是算了吧,十两银子可以买好几张皮子了,都是保暖用的,完全没有必要。

怪不得当时薛明华说,他们家里那两床棉被是她公公走了一危险的镖,得了一大笔赏钱买的。

想到陈家那箱子金银,估计那人根本就不是得了赏钱,应该是吃了人家的黑货了,只有白来的才会舍得花,这棉被还真的是奢侈品了。

棉被是不准备买了,她好像还缺个枕头,就跟掌柜的打听买荞麦壳要去哪里买。

掌柜的倒是没有嫌她烦,直接给她指路道:“在杂货铺就能买到,其实卖粮食的铺子里也有,他们那一般都会帮着去壳儿磨粉,那些壳儿留下来的就会卖掉,不过没没有杂货铺子卖的干净,杂货铺子的荞麦壳都是洗过的,可以直接装枕头。”

倾妍谢过掌柜的,然后在这里又买了几尺细棉布,其实空间里头有不少布,根本不用再买,这不是问了人家半天嘛,不花点钱好像有点过意不去。

从布庄出来,找了个背人的死胡同,让丑丑收进了空间里。

别看就是几尺的棉布,拎在手里头也挺碍事的。

之后就去了杂货铺,先是看了看里面的东西,货还挺全。

买了十斤荞麦壳,她准备多装两个枕头放在马车上,不光是睡觉的时候,当靠垫使也行。

虽然不如后世那种靠枕软乎,最起码比靠在马车硬硬的木头上舒服。

看到有卖那种泥炉还有陶炭盆,又一样买了一个。

她是这样想的,到时候把泥炉放在陶炭盆里,这样的话就可以在马车上面烧了,隔着两层要安全的多,等到下雪的时候,可以在里面煮茶,也能暖和些。

木炭的话也买了一些,买的比较好的那种,烟小燃烧的时间还长,比那种普通的木炭贵一些,这不算事,他们有钱,不在乎这点儿。

木炭买了二十斤,因为没有拉着马车出来,所以只能手里拎着。

二十斤的木炭挺占地方的,装了一大麻袋,加上十斤荞麦壳,还有泥炉和陶盆,怎么也有五六十斤了,还挺沉的。

还好倾妍的力气大,让老板给装了两个麻袋,两手一边一个拎着正好。

掌柜的本想说可以让伙计帮着送的,一看这架势直接就把话给咽了回去。

照样是出了门之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收进了空间内,木炭的话,她准备明天离开的时候,赶着马车路过这杂货铺子再买五十斤。

这木炭并不是很占分量,二十斤就有一大麻袋了,五十斤就不少了,买太多也不太好,等到以后碰上可以再买。

主要是为了应急用的,在有柴禾的地方,这木炭用不上,就是以备不时之需而已。

之后又买了一些粮食肉菜什么的,肉是买的羊肉,都是弄好了的,分成一块一块的。

猪肉没买,这时候的猪没有阉割,味道非常的重,做不好一点儿都不好吃,还不如在山里打些野味儿吃。

然后又去了药店买了一些可以做调料用的中药,当然,葱姜蒜什么的也没少买。

路过一家点心铺子的时候,闻到一股诱人的甜香味儿,忍不住停下来买了几样。

看上去味道不错的一样买了两斤,买下来就有八斤了,把点心铺老板惊的够呛。

买点心一般都没有买这么多的,自己家吃的话,最多买个半斤尝尝味道,走亲戚的话也就买个一斤两斤的顶天了。

很少碰到这种一下子买好几斤点心的,不会是要去别处卖吧?

当然,就算人家去卖她也管不着,上门儿的生意肯定不会不做,老板高兴还来不及呢,也不会多说什么,热情的分种类用草纸包好,怕她拿不了,还热情的送了一个藤编的筐子。

她之后又去买了不少的烧饼,把人家刚出炉的一炉和之前剩的全都包圆儿了。

其实之前的还没吃完,不过空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