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九章 太极之秘(2 / 3)

因此为俞岱岩捏断旧骨又重新正骨倒也不难! 只是俞岱岩卧床已久,仅凭黑玉断续膏来尽复旧观,自然远远不足。 好在徐子义神照经早已大成,须知在连城诀中丁典被凌退思命人穿了琵琶骨,依旧能练就一身不可思议的武功。 更是将上吊而亡的丁云,待其尸体冰凉后,仍用神照经重新救活。 “俞三侠,接下里才是最痛苦的,你须得忍住!” 眼见俞岱岩头顶冷汗早已浸湿衣物,徐子义还是神色如常叮嘱道。 “我还忍得住!” 俞岱岩咬牙道。 “好!” 见到俞岱岩还能坚持住,徐子义也不啰嗦,至今运起神照经,将真气沿着俞岱岩四四肢百骸游走起来。 俞岱岩身体残疾卧床已达二十多年,不仅是自身骨骼需要捏断重塑,自身经脉也早已萎缩,徐子义利用神照经的确能可做到起死回生之效。 可其中过程,自然免不了极为痛苦。 躺在床上的俞岱岩本以为忍受住了刚才断骨重塑之苦,后面自然也可以忍住,然而这一经尝试还是不由喊出了声。 房子外的道童听到俞岱岩堪比撕心裂肺的哀嚎,也不由吓了一跳,本想推门查看的他们,却想起了徐子义之前的叮嘱,最后还是忍住了。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时辰,房间内俞岱岩的哀嚎也逐渐变小,最后直至彻底消失不见。 这时候只听“咯吱”一声房门被推开来了,看着守在门外两个道童,徐子义道:“去为俞三侠擦拭一下身子吧!” 听到徐子义的吩咐,二人这才慌忙走进了房内,见到俞岱岩脸色虽然惨白,可那一双眼睛却愈发明亮。 原来瘫痪卧床多年的俞岱岩的右手手指竟能微微动弹起来,这一幕自然是贴身伺候她多年的两名道童不由大感吃惊。 替俞岱岩疏通完四肢经脉,促进其骨骼愈合后,徐子义便将剩下的黑玉断续膏交由了武当派保管。 说起来赵敏的确是心思敏捷,算出自己是要为武当派索要这等奇药,因此这金盒内的黑玉断续膏只够两人使用。 接下里徐子义便在武当山一待便是半月,期间除去为俞岱岩治伤外,便是闲暇与张真人互相交流自身所学。 作为自达摩之后,中原武林又一位当之无愧的武学泰斗,徐子义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交流机会! 于是便在武当的三清殿,接连与张真人交流自身所学。 徐子义一身所学何其之博,他也不掩饰自身所学,先是将九阳真经的经文毫无保留口述给了张真人。 听到徐子义所言,饶是张三丰百岁高龄也不由心中一动,待其印证过后,就发觉这正是其师觉远所传的九阳神功。 “徐教主,此经文你是从何处得来?” 九阳真经固然深奥,可以张三丰如今的武学修为,自然是难不住他,只消片刻功夫,张三丰就很快徐子义口述经文印证,因此不由奇道。 “张真人你还记得当年的“昆仑三圣”何足道吗?” 见到张真人难得眼露好奇,徐子义也不继续卖关子,便反而提起了那位昆仑三圣。 接着便将当年“蒙古三杰”潇湘子与尹克西在昆仑山争夺“九阳真经”时,落得互斗身亡的下场。 而尹克西临死前良忽然良心大发,让“昆仑三圣”何足道代为传话给少林寺的觉远“经书在猴中”,但何足道未听清楚,尹克西就已死去,结果何足道误听成“经书在油中”。最终,藏在白猿腹中的九阳真经在数十年后被张无忌所得。 “原来我无忌孩儿竟然机缘巧合学得了吾师觉远的九阳神功!” 听到张无忌的奇遇,张三丰也不禁老怀开慰。 当年在武当山,他的五徒张翠山为了不连累武当派,在三清殿自刎而亡,其爱妻殷素素也是一同赴死,这一幕他可是至今都难以忘记。 可到最后,他却连他的独子都保护不了,以他百岁高龄亲赴少林想要与武当九阳功来与少林九阳功来做交还,可却最终被少林断然拒绝。 本以为他这苦命的无忌孩儿就要命不久矣了,然而却没想到他竟独自一人出现在昆仑山中,甚至还在其中找到当年觉远大师所修炼的九阳神功。 其中遭遇既是让张三丰既欣慰又心酸,因此途中不知当时年纪尚幼的无忌孩儿吃了多少苦头。 “张真人可知这九阳真经的出处?” 徐子义见到张三丰似是想起了往事,心知他年势已高,为了避免接连大喜大悲,便有意提起了往事。 “徐教主,居老道所知,这九阳真经便是源自少林!” 听到徐子义所言,张三丰不由奇道。 “张真人,不知你昔年可曾听闻过‘九阴真经’大名?” 见到张三丰也似是对这往事有所不知,徐子义只是微微一笑,接着便提起了九阴真经。 “自然是听闻过!” 话刚说到这儿,张三丰心中顿生明悟,不由道:“难道这九阳真经与九阴真经来历有关?” “不错!当年重阳真人技高一筹在华山论剑中夺得魁首后,途径嵩山,与一僧人斗酒取胜后,便借阅九阴真经一观,这位斗酒僧,认为九阴真经只重以柔克刚,以阴胜阳,不及阴阳互济之妙,于是投身少林,在四卷‘愣枷经’行缝中,以汉文写下了自己结合武道禅宗心得所创的,九阳真经、” 当着张三丰的面,徐子义缓缓说出了昔年这一段历史。 斗酒神僧不识黄裳所着梵文总纲,自然不明白九阴真经若是练至高深之处,也可达阴阳汇聚之道! 实则无论是九阴,还是九阳,它们练至最后都是殊途同归,难有高下之分! 听到徐子义所言,百年前竟然还有一位为儒为道为僧的奇人,张三丰也不禁心中大感唏嘘。 “徐